时 间:2017年1月8日(星期日)下午3:00-5:00
地 点:bat365官网登录入口201室
题 目:Culture and interbrain synchrony during social coordination
(社会协调中的文化和脑间一致性)
主讲人:韩世辉(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告人简介:
韩世辉教授:分别于1988 年、1991 年、1995 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系获生物物理学专业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1991 年7 月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认知科学实验室工作,1994 年12 月晋升为副教授。1996.3-7 月在英国 Birmingham 大学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做访问学者,1996.9-1997.5 月在美国加州Martinez VA医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6-1999.8 月在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工作。1999 .9-2001.7 月在美国加州Martinez VA医院访问工作。2001 年8 月被聘为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认知神经科学教研室主任。2003.12-2008.7月任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主任,2008年至2013任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2014年至今任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学位委员会主任,2013年被聘为北京大学McGovern脑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认知心理学、文化与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主持完成过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专项, 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和973项目子课题。目前主要研究感觉经验、文化经验、社会组群关系和基因如何影响人类的社会认知(包括自我面孔识别、自我参照加工、痛觉共情、死亡意识等)及神经机制, 在Nature Review Neuroscience, PNAS, Brain, Current Biology,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Cerebral Cortex, NeuroImage, Human Brain Mapping,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等神经科学期刊和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Science, Psychological Inquiry, JEP: General, JEP: HPP, Journal of Social Experimental Psychology等心理学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被国际同行多次引用。编著《认知神经科学》和《Culture and Neural Frames of Cognition and Communication》两部学术专著。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报告。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04 年获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2006 年获中国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0年获国家级精品课奖。2014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于2013年创办了由Springer出版社发行的国际学术期刊《Culture and Brain》并任主编,是《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副主编,曾任《心理学报》副主编,是多家学术期刊编委, 四十余家等国际学术期刊和八个国际基金组织评审人。
更多信息请参见: https://www.psy.pku.edu.cn/faculty.php?fid=1
讲座提要:
There has been increasing evidence for modulations of a single brain's function by culture,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interactions between two brains are shaped by culture. I’ll present our recent EEG study that further examined whether and how cultural group identity influences behavioural performances of two individuals during social coordination and the underlying interbrain synchrony. We found that both behavioural synchrony and interbrain synchrony were deteriorated when two individuals of a dyad had different cultural identities than those who shared the same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se effects were stronger in females than in males. The implications of our findings will be discussed.